4月3日,毕马威发布报告指出,人形机器人市场前景广阔。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达20.3亿美元,预计2029年将达132.5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45.5%。中国具身智能投融资市场复苏,2024年融资共182笔,金额为140.5亿元人民币。人形机器人融资规模从2020年的15.8亿元升至去年的72.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5.6%。
云鲸智能创新(深圳)有限公司近日完成工商变更,新增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北京首石科幻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及Futurobot Holdings, L.P.为股东,注册资本增至351万人民币。
4月2日,安徽省人工智能主题投资基金合伙企业、安徽两江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及商汤科技旗下宁波市商毅软件有限公司共同出资10亿人民币,成立安徽浚安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
4月1日,友发集团晚间公告称,公司与天津博行四海海棠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合作伙伴签署协议,共同出资设立天津博行近思海棠海河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博行近思海棠”。
4月1日,软银集团宣布与OpenAI及其关联公司达成最终协议,将进行至多400亿美元的后续投资。此次投资不仅标志着软银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持续加码,也巩固了其在全球科技投资领域的领先地位。
上海超维无际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近日完成工商变更,引入蚂蚁集团旗下上海云玡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上海峰瑞睿佳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厦门红杉雅恒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扬州风林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作为新股东。
3月27日,国内eVTOL企业时的科技宣布完成B+轮战略融资,由上海大零号湾创投和紫峰资本联合投资。这是上海市在《上海市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发布后,首个地方政府国资直投的eVTOL整机项目。该投资将推动上海及长三角区域低空旅游、城际出行等场景的商业化落地。
3月27日,人工智能领军企业OpenAI即将完成由软银集团领投的400亿美元融资。参与谈判的投资者包括Magnetar Capital、Coatue Management、Founders Fund和Altimeter Capital Management等。
孙东表示,两年多前香港特区政府推出了香港投资基金,这都是在资金上对新质生产力的支持。香港是传统的金融中心,有很好的融资渠道、营商环境,在融资方面能够帮助科技企业进一步发展。
北京后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近日完成工商变更,新增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升级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为股东,注册资本由约1806万人民币增至约1954万人民币,同时多位高管发生变更。
该基金由江苏省苏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有限公司等共同出资设立,基金的经营范围涵盖股权投资、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以及创业投资等。
该公司由桑蓬(上海)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比亚迪(002594)、软通动力(301236)等共同持股。此外,彭志辉(稚晖君)通过桑蓬(上海)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间接持股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硅基流动科技有限公司近日发生工商变更,北京智谱华章科技有限公司退出股东行列,新增美团旗下天津三快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多家投资基金为股东。
首程资本旗下管理的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有限合伙)(北京机器人基金)对星海图(北京)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星海图公司)和图湃(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图湃公司)进行了投资。
上海市国投先导基金宣布,上海国投先导人工智能产业母基金联合领投国产GPU算力芯片公司壁仞科技,多家知名投资机构及产业资本跟投。这是该母基金首个直投项目,标志着国有资本对国产GPU算力芯片领域的高度重视。壁仞科技作为国内领先的AI芯片企业,已启动IPO上市流程,计划在2025年底至2026年登陆科创板。
深圳市发布行动方案,目标到2026年形成万亿级产业基金群和万家风投创投基金,推动产投联动发展。